对于艺术的认知应该是永无止境的,因为总有未知的事物尚待发现。面临经典的艺术作品,每看一次便出现差别面目,神奇高深,难以预言。有灵魂的作品,是能感知到艺术家深远的思想,给予观者启迪,或引起深思。若我们宏观而谈,古往今来,讨论最多的是它究竟是社会生长的衍生品,还是必须品,以科学的视角去审视艺术。
艺术应该是感性的,但当艺术处在社会生长之中却恰恰是理性的。艺术不应只是一种笼统的称谓,艺术的本源是一种意识形态,或者称为一种观点。有许多人认为,当艺术具象化时,更能反映出客观的世界,可我的思想却是与之相悖的,艺术本是意识形态的衍生,而世界平常,每一人意识都是独立的,其实当任何事物片面化后,都不能称之为“客观”。当艺术被粗犷的分为现代派艺术,与未来派艺术时,却又将种种思维固化在这一门户之中。
现代派艺术现代派艺术,存在多义性,与抽象性,艺术是渊源深远的,在个体鲜明的今日来看,由古至今,现代派艺术存在或是一种一定,当人们的所思所想,都被圈养在每个时代下,那它的多义与抽象性的演变也是一种趋势,追寻着思维形态的自由,实则仍生在时代的牢笼下,将所有的思维灵感种种情绪,迸发在自身的艺术品中,也预示着别样的无奈与妥协。未来派艺术未来派艺术是以预见未来的视角试图挣脱当下和历史束缚的想象空间。纵然人们认为艺术是现代派时期的“超现实主义”,提倡挣脱现实的束缚去自由想象,也只是现实在潜意识中的体现,“未来派艺术”随着时间的转换也成不了未来的归属。
可见未来是个相对的观点,人们的审美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着改变。一个时代的思维也会受到时代的时限,可是以未来的视角审视当下的价值观,是有失偏颇的。
它是一种坐井观天的视野,当下与未来可以是互补和依托的关系,只能说对当下发生启示性的作用。所以艺术的生长离不开时代的推动,以及社会人文精神的进步。人们意识形态的开阔,尤为重要。
宋代 文同 墨竹图元代 李衎 墨竹图元代 吴镇 墨竹图可当下大多数的评论家们,他们使用的词语已经泛滥无归,毫无准确性了。一幅作品,有待崭新的眼光去浏览,去寻幽探胜,体会艺术的真谛。在我们浏览经典的作品时,就必须具有一颗赤子之心,敏于捕捉每一个表示,感受每一种内在的和谐,特别是要清除冗长的浮华辞令和现成套语的滋扰。
不应一知半解或自命非凡。往往网传会误入歧途,自身的无知,而妄加评论者大有人在。艺术作品低俗,也被某些权威机构的评论家们大赞。
更恐怖的现今艺术:被人人自我标榜的时代,故作姿态。现在市场存在误导,使得人们不知正确审美,注重外在体现以及视觉感受;导致艺术媚俗化、无传统功底、无笔墨语言反而被人们热捧。
饱涵深厚秘闻的作品;高品位、高境界、有灵魂的画作,大家反而不看好,也许有苦涩,怕别人说自己是无知之辈,随波逐流,纵然自己心田感受有些厌恶的工具也只能说成“妙无可言“。到达一种“境生象外”深层境界的艺术品,任何人都不应该自认为相识的彻底,因为谁也没有臻于此境。明代 夏昶 墨竹图清代 石涛 墨竹图解放唇舌,大家妙趣横生地谈论艺术。人们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艺术不应存有垄断性,及门户性,民间也不乏有妙手,只有打破偏见,中国的艺术才气真正走向繁荣。现代艺术,并非是真正的自由,并非是时人特例,差别时代对人、对物、对景的外观评价判断,皆会受到其时审美趣味的影响。
未来艺术, 不是人们期待的那么优美,它仍源于生活,当物质需求生长到巅峰的时候,艺术一定遭遇瓶颈。最终逾越自然、逾越自我。艺术永远要求创新,因为时代是不行逆的。
2020.6.1沈子琪写于养拙堂。
本文来源: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www.lzzhsy.com
QQ:621226873
手机:16113937082
电话:0429-740219127
邮箱:admin@lzzhsy.com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金水区升方大楼83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