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1626—约1705)是清代良好的花鸟画大师,由于时代特点和身世遭遇,他抱着对清王朝誓不妥协的态度,把满腔悲愤倾泄于诗书画之中。因此他的画面中浮现是鼓腹的鸟,怒视的鱼,甚至禽鸟一脚着地,以示与清王朝势不两立,眼珠向上,以状白眼向青天。
他经常用草书把“八大山人”四个字联缀起来,形似“哭之”、“笑之”字样,表达出人生的大悲伤与大叹息。八大山人的花鸟画运用水墨的质感和条理变化来形成视觉的条理与画面的肌理,水墨的质感和质感变化所形成的条理不穷的肌理,缔造出十全十美的生动气韵。
意境美是中国绘画艺术之灵魂。在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画面中笔画稀疏的部门或留白的部门。
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实,是指图画中勾画出的实物,实景以及笔画细致富厚的地方。“虚实”是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的重要领域。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得以逾越是有而与“有无”,“阴阳”等抽象观点取得了相同,从而使“虚实”领域在精神层面上获得了极大的拓展与升华。一代美学大师宗白华认为,“实”是艺术家所缔造的详细形象,“虚”是浏览者被引发的想象。宗白华还指出虚和实的问题是一个哲学宇宙观的问题。
心象就是画家心田感悟后的形象,也是艺术家心灵折射的图像。八大山人绘画作品及落款中一再体现出虚实与心象创生。
八大山人有一首题画诗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浊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推测。”这第一句“墨点无多泪点多”,夫子自道,最言简意赅地说出了绘画艺术特色和所寄托的思想情感,只有沿着他所提示的这条线索,我们才气真正地明白和浏览这位画家的伟大艺术作品。
八大山人是一个对构图十分敏感的画家,他的绘画和他富厚的想象和高明的艺术创作灵感精密联系。他的绘画到达了极高的艺术境界。中国传统绘画讲求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中国画意境的转达有赖于画中的“虚实”。
画家化自然之境为胸中之意是画家主观精神境界和艺术修养的体现。运实于虚,无虚无实,“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体现手法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一大特色。
“虚实相生”是黑白结构的中国水墨画的基本命题。“虚实相生”在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之中,是俯拾皆是随处可见的。艺术是审美缔造与审美体验的运动。
正如歌德所说:“要想逃避这个世界,没有比艺术更可靠的途径。”因此,艺术也是虚幻的,逾越现实的。
艺术创作也是艺术家生运气动的轨迹,是艺术家生命力的体现,是艺术家的自我精神的流露与显现。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是画家自身对人生运气的体验和明白的表达。苏珊·朗格认为,每一个艺术家都能够在一个优秀的艺术中看到“生命”或“生机”,作为一个画家,他的首要任务即是赋予他的绘画以生命,而一件乐成的艺术品,必须具备一种以生命的基本形式相类似的逻辑形式。(苏珊·朗格《艺术问题》)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成就突出,也最富个性,对后世绘画的影响极其深远。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作品以其奇特的艺术样式体现他奇特的艺术观、生命观。在他的作品中融入自己奇特的身世和超然的艺术个性,最终使得他的花鸟画包罗着富厚的美学意蕴。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沉醉着浓重的人的自我意识和历史意识,突破了时空的界线,缔造了天马行空的艺术气势派头,出现出画家个体的发自心田的呐喊,给人一种孤苦的美学震撼,具有富厚的美学意蕴。
八大山人在中国画写意花鸟画上的成就前无昔人,把大写意花鸟画推向了一个新的岑岭,其花鸟画拓深了水墨艺术的美学意蕴,具有无以伦比的艺术价值。
本文来源: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www.lzzhsy.com
QQ:621226873
手机:16113937082
电话:0429-740219127
邮箱:admin@lzzhsy.com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金水区升方大楼8320号